详细内容

孩子自私怎么办?

孩子自私怎么办?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总是告诉孩子要谦让、要懂得分享、不要太自私。

似乎只有这样的孩子才会拥有一个优良的品质,可是这种被迫的无私和分享,对孩子而言不是一个双赢的选择。通常是以牺牲孩子自我的需求而结尾的,这只会让孩子的自我边界被不断地侵犯,从而失去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现在的独生子女多了起来,几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家庭也不在少数,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其实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醒我们的家长,在养育我们孩子的时候,也别忘了方式和方法,太娇惯,最后受伤的还是孩子。

孩子的性格和孩子本身以及家庭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家人过分的溺爱孩子的话,很容易使孩子养成自私的性格,自私的孩子对于以后的成长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首先培养起来的是自我意识,所以做事情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想要的就一定要得到,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为自私。

  •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自私?

1.独生子女的特殊性

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自私的问题。由于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宠爱于一身,甚至垄断了父母的整个身心。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先尽他一个人享用,他有什么要求家长就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之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2.幼儿的年龄特征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的,即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的。孩子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幼儿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他们心理活动都单纯围绕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安全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幼儿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孩子很容易形成自私的问题行为。

3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幼儿的自私行为

社会愈进步,物质生活愈丰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人在不断满足幼儿需要中,助长了幼儿的霸道、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的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得不到分享时,成人会说:“别哭,咱们也买!”从而,滋长了幼儿对物质的索取,幼儿不断滋生的欲望是自私的根由,欲望的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4周围的不良影响

孩子自私心理的产生,与其周围人们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自私自利,爱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员常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还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自私行为不以为然,反以为乐事,认为孩子“从小护东西,长大不吃亏”。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 怎么纠正孩子的自私行为?

1.尊重孩子

如果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一件玩具,或者孩子刚得到一件新玩具,自己还没玩够呢,此时是很不愿意分享出去的,父母不应该强迫孩子分享出去。可以问问孩子:“那这件不能给他玩,我把另一件玩具给他玩行吗?”还有一些孩子因为不喜欢某个孩子,或者曾经给过别人玩具而别人没有归还,或者是自身玩具很少,所以不愿意分享,这时父母也不应强迫孩子分享出去。总之,玩具是孩子的,决定权应该交给他,父母不应擅做主张。

2.在集体活动中懂得分享的意义

训练分享的最好方法是把他放到集体中去,那里的玩具都是集体的,而且有些游戏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比如孩子们可以一起在沙滩中玩,一起做城堡,或者一起搭积木,互帮互助,在这种游戏中,小朋友会把玩具递来递去,无形中改变着他的自私行为。还有在玩滑梯时,可以让孩子们排队,让他懂得这是大家的玩具,你必须等别人玩完你才可以玩。

3.以身作则

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长平常懂得分享,也会影响着孩子。比如买了樱桃,孩子吃一个,大人吃一个,买了玩具后孩子和大人一起玩,等等,总之在家庭教育中不能给孩子灌输一种“这家你最大”的想法。

4.多鼓励、少斥责

当孩子拒绝和别人分享时,家长千万不要当众斥责,甚至我看到过有的奶奶直接打孙子手,责骂孩子,这是非常不可取的。孩子的心灵是很脆弱的,一味斥责不但不会让孩子学会分享,反而让他对这件事产生恐惧,不知道如何是好。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学会分享,这样就会拥有很多朋友。

5.知道获取就要付出

就算家庭经济好,也不要只把孩子置于享受当中,要让孩子知道,欲望要与义务对等,不要只想着享受。家庭聚会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家长要教会我们的孩子要懂得尊重长者,要懂得关心别人。妈妈在做家务的时候,也不要忘记让孩子也上前学学,适当的家务会让孩子对劳动和付出有相应的概念。孩子知道劳动不易,在之后的生活中特殊的要求也就会有所思考。

6.了解孩子心理

2——6岁的孩子,正在处于一个本能到自觉的阶段,是人的心理和性格开始萌芽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对孩子的心理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有的家长一见家中的孩子发脾气,不管要求合理不合理,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孩子不生气,一切顺从孩子。于是,孩子的很多不合理的要求都被家长给满足了。

父母在这种百般呵护下,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就有“家中一切必须以他的情绪变化和要求为中心”的心理。一旦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就很容易对家长生气,甚至是对家长使用暴力。其实这就是滋长儿童自私观念的温床。

7.绘本故事来帮忙

一些孩子对家长简单地说教可能不是特别上心,再加上幼儿的年龄还是偏小,这样正能量的经验教训会不理会,孩子在游戏和故事中的模仿能力就特别的强。选择一些比较适合的绘本故事,家长也可以用一些优秀的寓言故事来教育孩子。孩子可以根据寓言故事中的榜样在调节自己的行为。或者多和孩子聊些日常生活中比较和孩子贴近的小故事,接近性强些的故事就能引起孩子的共鸣。

在孩子品德和心理的培养过程中,父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孩子逐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束缚。如果一个人只想到自己,就容易发展成为一个自私,吝啬、不受欢迎的人。

0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345号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113路、208路、C63到达海屯路龙院新村站下


咨询电话:0871-68350186


微信公众号

报名咨询


滇ICP备11003037号-1 云教ICP备09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