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教学目标

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知道孩子们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还比较好,大部分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整十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难点:是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 (1)、能正确地计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重点。 (2)、探究、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难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

1、口算(课件出示口算题)

2、填空:(1)30里面有(    )个十

  (2)7个十是(   )

  (3)80里面有(   )个十

  (4)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整十数?

活动2【讲授】(二)探究新知

(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让学生齐读课题)

1、首先我们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1)、打开课本P61主题图:

(2)、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

1)、问:你都发现了什么?

(老师在发书;桌子上:左边放着10,右边放着20)

2)、问: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讨论、举手回答问题)

学生说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必要时可以引导说出求一共多少本书”)

3)、问:那么谁能解答他的问题?

        学生口答:10+20=30

(2)(共同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1)、问:10+20=30想一想,你是怎么算的?

2)、学生回答:(学生边回答老师边讲解不同方法,并简单板书)

全班交流。
3)、板书:

方法一: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或出示摆小棒图)

先摆1(10),表示左边书的本数;

再摆2(每捆10),表示右边书的本数;

合起来是3捆小棒,3捆是30,所以,10+20=30

方法二:接着数的方法,直接数出得数。

(数的时候,按照10个、10个地数。102030;所以,10+20=30

方法三:可以计算出得数。因为,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1个十加2个十是3个十,3个十是30.所以10+20=30

(鼓励学生多说一说算理)

方法四:可以用计数器来计算.(为单位的数相加的方法)(10+20,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0”不变)

因为1+2=3 所以10+20=30

强调: 相同单位才能直接相加

2、我们再来学习整十数减整十数

(1)、问:既然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加法题,

那么30-20=?

怎样算的?

    学生回答方法。(引导学生用算理的方法来计算:3个十减2个十得1个十,10,所以,30-20=10)

(2)、那么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方法呀?

     学生举手回答。

 

活动3【练习】(三)巩固训练

1、完成P62做一做

1:看图口算(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指名说说口算的方法)

 2:(生独立完成、汇报结果)看谁做的有对又快。(然后巡视、更正、交流)

活动4【活动】(四)课堂总结

今天都学了什么?

学会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就是把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相减,只是把以十为单位的数相加、相减就

活动5【作业】(五)作业设计

练习十四第1题和2

活动6【讲授】(六)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20=30

(1)1个十加2个十为3个十,所以是30

(2)因为1+2=3 所以10+20=30

结论:相同单位才能直接相加或相减

活动7【活动】(七)教学反思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节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这部分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着让一年级计算课更具实效性这一原则,我对本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四个层次:第一,设置适当的复习进行知识铺垫,第二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并对优化算法。第三,让学生讨论,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四,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从学生的当堂检测来看,正确率达到 90  %以上,学生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的比较好。

从学生的参与程度来看,用开运动会布置看台这一学习情境学生都比较喜欢,所以都能他细观察思考、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且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比较浓。
       不足: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很简单的一节课,在讲授过程中我对于算法的探究部分,以及对算法的最优化处理还有待加强,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我们也要帮助学生去学习更科学有效的算法。这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细心引导,让学生去主动接受。

 

两位数加一位数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索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学情分析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住的学习中, 他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 一些自己的某种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 形成经验,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学生已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 整十数加整十数加、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 10 以内的加法,也就是说学生能类推出本节课的计算方法,但是学生对于枯燥的计算并不感兴趣,所以,赋予课堂生 动的讲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成了教师的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清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算理。

2.建立数位的概念,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

一、复习旧知

幻灯片出示口算题: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我们班的同学反应可真快,口算小能手可真多呀!你们的口算能力这么强,不知道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老师在来考考你们(幻灯片出示)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指名回答

若学生说不出来,及时引导:以20+20为例,20就是2个十,那么20+20就是2个十加2个十等于4个十,也就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以20+7为例,20就是2个十,7就是71,那么20+7就是2个十、71合在一起,就是27,即几十加几就得几十几。

过渡:大家不仅口算能力强,而且还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老师希望大家运用自己的火眼金睛和聪明的大脑能够自己探索出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

活动2【讲授】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幻灯片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指名答)

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那你能根据你所得到的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可以同桌交流)哪位小老师来提问?(指名答)谁能解答这位小老师的问题?(生回答,师板书列式)。

同学们可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好的数学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二)解决问题,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两位数加一位数

1)布置活动任务:“25+2”的结果是多少呢?该怎么算?请同学们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算一算,可以利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利用计数器拨一拨,算完之后请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想出好的解决办法,开始吧!(同学们活动交流)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摆25根小棒,再摆2,一共有27根小棒)

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25,再在个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7个一,结果是27

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25分成205,先算5+2=7,再算20+7=27

25往上数2个,等于27

3)引导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经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27,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都是先算5+2(幻灯片演示),为什么52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20+7(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2725是两位数,2是一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一位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

过渡:刚才你们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已经顺利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那第二个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2、两位数加整十数

1)布置活动任务:这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有什么不同?25+2我们已经会计算了,那么,2520又该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算一算,算完以后,同桌间交流一下你的计算好方法?

2)感悟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哪位小朋友愿意把你计算的好方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学生台前演示)

交流展示:(预设)

摆小棒,理解口算的方法。2525根表示,202捆小棒表示,先算2捆+2捆=4捆也就是40根,再算40545

拨计算器,理解口算的方法。(先拨出25,再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表示2个十,结果是45

用分成图理解口算的方法。(把25分成205,先算20+20=40,再算40+5=45

3)引导发现:同学们又经过自己的努力计算出了25+20=45,不管是哪一种方法我们在计算时又都有一个相同点,你们发现了吗?那就是先算20+20(幻灯片演示),为什么2020要加在一起呢?然后再算40+5(幻灯片演示)。

4)形象转为抽象,数形结合

不摆小棒你能说说2520的计算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方法:25+20=4525是两位数,20是整十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那么在计算两位数数加整十数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

3.观察比较,小结算法;

现在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跟同桌说说。(25+2是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加再跟十位上的数加;第二个算式是先把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再跟个位上的数加,也就是要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这两个算式在算法上虽有不同但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把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即十位上的数加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活动3【练习】三、知识运用

同学们真聪明,对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很快就学会了,下面就让我们应用学会的本领去解决问题吧!

1.算一算

幻灯片出示2组算式,学生交流汇报计算结果,通过观察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引导学生总结:(1)左边的题目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右边的题目是两位数加整十数,要注意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相加。

2、开锁游戏

在数学王国里到处都有挑战,你们想利用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迎接挑战吗?那么就请大家先找到打开数学王国大门的钥匙吧?

(幻灯片出示开锁游戏)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第64做一做1题、第2题。

 


两位数减一位数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小括号,知道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

2、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初步尝试用符号进行数学表达和数学思考的方法。

3、让学生感受引入新符号的必要性 ,体会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具有初步的符号意识。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小括号的认识和使用,所以在教学中涉及的数字比较简单,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小括号的教学是学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使每位学生参加创造小括号的过程,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为以后学习做好铺垫。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口算抢答

    4+3+3=   5+0+3=   3+4+9=   3+2+1=   9-3-4=   10-3+7=   10+5-2=   7-0-6=

活动2【讲授】

    二、创设情境,提供研究的素材

    1、动态呈现,积累感性经验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教材第74页例3的情境图;或采用直观操作的形式,先出示10个五角星,让学生先剪掉2,再剪到3个。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教师:你能根据刚才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吗?

    教师: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的说一说?

    学生:10个五角星,先剪掉了2,又剪掉了3个。还剩几个五角星?

    (设计意图:学生对运算顺序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通过两次减五角星的直观操作,为学习新知提供研究的素材,为理解

运算顺序积累感性经验。)

    三、通过动手操作或画图再现问题情境,确定解题思路

    教师:请你们用手中的学具代替五角星摆一摆,或者用笔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交流学生的作品,巩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个五角星”,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确定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一种思路:先算减去2个后剩多少,再算又减去3个后还剩多少。

    第二种思路: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与画图,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又将现实情境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结合情境先确定运算顺序,为用算式表示解题过程作好充分的准备。)

    四、通过认识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

    教师:你能用算式表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吗?

    教师:请你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随学生发言板书。

    教师:按照先算一共剪掉几个,再算还剩几个的思路,应该怎样列算式?

    教师组织学生思考并讨论:10-2+3这样列式可以吗?这样列式能先计算2+3?

    教师小结:看来,要想先算加法,就要在2+3这里添上个符号,说明你要表达的意思。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和已有的认知经验,围绕“10-2+3能先算加法吗?”进行讨论,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

    五、认识小括号,理解小括号的意义

    1创造小括号,理解意义

    教师:你能在算式“10-2+3”中添加适当的符号,用这个符号表示要先算加法吗?

    全班交流

    2、认识小括号,感受数学符号的统一性与简洁性

    教师:同学们想的办法都很好!面对这么多的符号,你能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学生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你们说得太好了!确实,一人用一个符号,太乱了。而且,如果我们自己不说,别人也不明白我们的想法,看来应该找一个统一的、简介的符号,来表示先算后面的2+3。大家想的跟数学家想的一样,他们已经帮我们选好了用“()”这个符号来表示。它叫小括号(板书:小括号。)

    3、使用小括号,掌握运算顺序

    教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吗?

    4、总结提升,明确小括号的意义

    教师:一个算式中含有小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学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创造小括号的过程,并通过交流、比较,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

活动3【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教师:说一说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12-5+4=                14-9-3=        

    12-(5+4)=          14-(9-3)=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说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小括号的作用,从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专项练习

    12-(3+5)=        5+(2+4)=        6+(9-3)=      

    15-(10-6)=       20-(5+5)=       7+(1+9)=

     3、算一算,比一比

    10-3+4=        (10-3)+4=

    算后思考:两道题的运算顺序一样吗?还有使用小括号的必要吗?

    最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一道含有小括号的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题的对比练习,再次让学生体会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强化小括号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小括号的使用要实时、适当。)

    七、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小括号,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而且还能利用 小括号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你们真了不起!

    教师: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0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345号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113路、208路、C63到达海屯路龙院新村站下


咨询电话:0871-68350186


微信公众号

报名咨询


滇ICP备11003037号-1 云教ICP备09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