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

12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学习重点:

会写会认生字,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

学习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学生)

学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相信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那图片上的这些你能猜出来吗?

  1、幻灯片出示学生猜故事名。

2、教师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出课题。(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引出课题,并板书,理解题意。

二、识读字词,初识课文

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并画出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字词。

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重点点拨:“圈”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juàn,它的其他读音是quān)

4.出示课件,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5.写本课生字。

学生提醒需要注意的部分,教师范写,生书写,展评。

6.指读课文,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

1.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思考:丢第一只羊后,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不及时修补)

3.学生讨论两次丢羊的原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羊圈破了,没有及时修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面对街坊的好心劝告,养羊人无动于衷,依旧任由羊圈破着。)

4.引导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感想?(我真不应该不听街坊的劝告,真是自食其果,我还是早点把羊圈修好吧……)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小组展示汇报。

  2.一个“赶紧”,说明他想马上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可以表扬表扬他!练习用“赶紧”说话。

3.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师: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一千多年了。养羊的人不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读了这个故事自然会想到自己,想到身边的人,是不是也有“亡羊补牢”的事情呢?和同桌相互交流,想一想,说一说。

 学生讨论。老师在巡视时发现学情。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生活中,我发现(    ),我想说应该(    ),因为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五、课后作业

搜集语言故事与朋友分享。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第一天:羊丢了,不修羊圈

  第二天:羊又丢了,后悔

  结果:修羊圈,再也没丢羊

 

课时

  (学习《揠苗助长》)

  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教学《揠苗助长》

1.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学生讲解题意:“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带着“为什么揠苗助长,怎样揠苗助长,结果怎样”读课文。

2.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a.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b.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软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自然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c.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d.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0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345号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113路、208路、C63到达海屯路龙院新村站下


咨询电话:0871-68350186


微信公众号

报名咨询


滇ICP备11003037号-1 云教ICP备0906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