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表内除法(一) 教案

第_二 章(单元)节 1 课时

课题       平均分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乐趣。

重点       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会动手正确的摆和分。

难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激趣引入,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奖励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3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3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教学例题1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11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3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4页。

 

七、教学板书

 

 

第 二 章(单元)节 2 课时

课题       平均分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请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平均分,先给同位说说,再说给大家听听。要求说说把几个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4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的方法。

1、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1)讨论平均分的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分法一:可以1个1个地分,即1次1个一次放到6个盘子里,直到分完。

分法二:可以每盘先放2个,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橘子分完。

分法三:可以3个3个地分,即每盘放3个,1次把橘子分完。

操作结果: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 3 )个。

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1、把一些物品案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几个几个地分比较快。

2、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3、分一分。

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4、完成教材第9页下的“做一做”。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请学生先动手分一分,再连一连或圈一圈,最后说出自己的分法和分的结果。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14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4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5页。

 

七、教学板书

 

 

第_二 章(单元)节 3 课时

课题       平均分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       理解每几个分,平均分成几份的含义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谈话引入

填空。

一排桃心,读图,你能读懂题目要求吗?

 

师:说说你是怎样分的?结果怎样? 学生上台边演示边分边说平均分的过程。(一个一个分、两个两个分、三个三个分)

师:不管怎样分,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得出:每个框里都是5个。

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分的结果?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板书:10个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5个。

然后图文结合,再让学生说一说。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3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一)引入平均分

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几份?分一分。

 

拿到题目,先如何审题?

圈出重要的条件。

 

你有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独立思考1分钟,组内讨论3分钟,后面请小组展示。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方法一:画画

方法二:摆一摆

方法三:联想乘法

总结:

平均分的方法: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可以动手分一分,也可以圈一圈,最后数出能分成几份。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课件:小试牛刀,夯实基础

点拨第18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5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6页。

 

七、教学板书

 

 

第_二 章(单元)节 4 课时

课题       除法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       如何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是对平均分的数学符号表示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独立思考,和老师对答案吧!

 

(一)引入除法

师:刚才我们帮助老师解决了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3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平均分的情况我们可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

师:加法、减法、乘法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分别是“+”、 “-”、“×”,除法也有自己的运算符号“÷”,读作除号,板书指导除号的写法。

师:除号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介绍除号的由来。

师:1695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你知道除号表示什么意思吗?

师:“÷”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介绍除法算式

1.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

师:请大家试着将“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一个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生:12÷4=3。

师:说说这样表示的理由。

引导得出:因为÷表示平均分,所以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就可以用12÷4,分得的结果是每盘同样多都是3个,所以最后等于3。 师: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学生跟读。

2.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师:这个算式所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师:除号表示什么?

在改写中深化除法意义的理解 列出算式并说一说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18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5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6页。

 

七、教学板书

 

 

第_二 章(单元)节 5 课时

课题       除法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等分),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模型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       理解除法运算的含义,

难点       明确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把15个扣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几个?

独立思考,怎么列式呢?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小熊猫想把20个竹笋,每四个放一盘,能放几盘?请你帮帮它吧!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把20个竹笋每四个放一盘,每盘放5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小组展示预习成果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展示的都非常好,我们一起再来熟悉一下,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是除数,等号后面的数是商。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反应最快,老师指出算式中的数,大家快速反应它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你们知道么?怎么去想?

被除数表示分的总数,除数表示几个分一份,商表示能分成几份。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18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5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6页。

 

七、教学板书

 

 

第_二 章(单元)节 6 课时

       求商的方法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乘除法关系理解,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思想,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       熟背乘法口诀理解求商的方法

难点       使学生掌握求商的算理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把6个桃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独立思考,怎么列式呢?

有同学已经迅速列出算式:6÷3=2(个)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1.请同学们理解题意并列出除法算式                 

 2.用连减的方法计算                           

 3.用乘法算式求商的方法

小组同学合作讨论,成果展示。12÷3=()12-3=9,9-3=6,6-3=3, 3-3=0   3×()=12                                  师:刚才同学们展示的都非常好,

师:用连减的方法求商,减去4个3正好减完。用乘法算式求商,3的乘法口诀三四十二。用乘法口诀求商。

比较以上三种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最简便。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25页对点训练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9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10页。

 

七、教学板书

 

思  

      

第_二 章(单元)节 7 课时

课题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设计者  

课标分析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数学思考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至第28页共4节内容安排8个例题。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利用表内除法解决相关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过表内乘法,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表内除法(一),学生已经熟背乘法口诀表,初步学习用表内乘法解决除法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用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感受平均分的用法,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

重点       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难点       使学生学会解决有关平均分的问题

教学方法       演示法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数学作业纸

预设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背诵乘法口诀,抢答口算                   二、课前检测

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每个纸盒放几只?

1.请同学们认真读题,知道了什么?                  

2.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解答?                         

3.请同学们思考,解答正确吗?

小组同学合作讨论,成果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展示的都非常好,我们知道了:要把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怎样解答:15÷3=5(只)。解答正确吗:每个纸盒里放5只蚕宝宝,3个纸盒里放15只蚕宝宝,对啦!

师: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要用几个纸盒?

15÷5=3(个)3个纸盒里,每个有5只一共有15只,对啦!     比较以上两道题目,同学们能发现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吗。

相同点: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都用乘法口诀三五十五。不同点:第一个问题是已知总只数与纸盒的个数,求每个纸盒放的只数。第二个问题是已知总只数与每个纸盒放的只数,求纸盒的个数。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点拨第32页对点训练

总结:虽然平均分的方式不同,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同。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请完成典中点第10页。

预习第二课时并完成预习单第11页。

 

七、教学板书

 

 

      

0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345号


乘车路线:乘坐公交113路、208路、C63到达海屯路龙院新村站下


咨询电话:0871-68350186


微信公众号

报名咨询


滇ICP备11003037号-1 云教ICP备0906047